• <acronym id="iytop"><label id="iytop"></label></acronym>

    <tr id="iytop"><label id="iytop"><menu id="iytop"></menu></label></tr>
  • <object id="iytop"><strong id="iytop"><xmp id="iytop"></xmp></strong></object>

  • <tr id="iytop"></tr>
    您好,歡迎來中公教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訂單查詢商城首頁|個人中心
    微信

    中公教育圖書微信號 offcnbook
    關注領取免費電子資料,
    進微信交流群!

    微博

    中公教育圖書微博

    400-6509-705

    全部商城產品分類

    收藏商品 (11921人氣)
    2022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小學專用套裝: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歷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卷(含2022年上半年真題)(共6冊)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2022-上冊考點精講-下冊考點精煉-依據考綱考題-配套同步課程

     

    商城價99.00 今日促銷
    定 價¥178.00
    作 者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
    出版時間2021/11/1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10120
    • 銷量87
    • 累積評價0
    數量 暫無庫存
    服務承諾   按時發貨   售后無憂
    支付方式
    線上支付銀行轉賬
    • 商品詳情
    • 圖書評價(0條)
    • 增值服務
    作 者: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1/11/1
    ISBN:9787519210120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本套餐包含的圖書目錄(點擊即可進入單本描述):
      商品介紹

     
    "《中公版·2022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分為上下兩冊。
    上冊為理論知識講解,下冊為習題冊。
    上冊設有十一章內容:第一章~第四章為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包含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教學等內容;第五章~第十章為學科知識與教學設計,分為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學科的學科知識及各學科教學設計題題型解讀與作答方法;第十一章為簡答題與材料分析題備考攻略,從考情分析、分類解讀、考點預測三個方面入手,幫助考生把握作答的切入角度。
    下冊為習題冊,分章節精選了與上冊考點配套的聯系??忌稍趶土曂暌还潈热莺?,檢查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查漏補缺。"
    "《中公版·2022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綜合素質小學》分為上下兩冊。
    上冊為理論知識講解,下冊為習題冊。上冊設有五章內容:第一章為職業理念,從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三個角度對教師職業必備的先進教育理念進行解讀,并對職業理念主觀題的作答角度和作答思路進行了總結;第二章為法律法規,提煉了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教育法律法規中的核心考點,第三章為教師職業道德,講解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并對教師職業道德主觀題的作答角度和作答思路進行了總結;第四章基本能力,從信息處理、邏輯思維、閱讀、寫作四個方向提升教師的能力。第五章為文化素養,從歷史、科學、傳統文化、文學、藝術幾個角度,擴充考生的文化知識儲備。
    下冊為習題冊,分章節精選了與上冊考點配套的聯系??忌稍趶土曂暌还潈热莺?,檢查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查漏補缺。"

    "本試卷包含10套真題(包括2022年上半年真題),10套模擬試卷,題型全面,題量豐富。本試卷真題解析詳細,讓考生了解真題的實際情況;模擬試卷嚴格依據真題編寫,幫助考生在練習過程中突破知識重難點,提高實戰能力。我們希望考生通過使用本試卷能夠從整體上認識教師資格考試的特點,掌握教育教學知識的考試要點。
    真題配有視頻講解,掃描題目后方的二維碼,即可觀看視頻學習。模擬試題嚴格依據真題的題型題量與難易程度編寫,包括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三種題型。題目難易度與真題契合,答案解析詳細。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卷(一)~(十)"
    "本試卷包含10套真題(包括2022年上半年真題),10套模擬試卷,題型全面,題量豐富。本試卷真題解析詳細,讓考生了解真題的實際情況;模擬試卷嚴格依據真題編寫,幫助考生在練習過程中突破知識重難點,提高實戰能力。
    真題配有視頻講解,掃描題目后方的二維碼,即可觀看視頻學習。模擬試題嚴格依據真題的題型題量與難易程度編寫,包括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三種題型。題目難易度與真題契合,答案解析詳細。
    本書含有:
    2022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
    2022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參考答案及解析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一)~(十)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一)~(十)參考答案及解析"
     
      目錄


    "(上冊)
    第一章教育基礎
    第一節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2
    考情分析/2
    考點精講/2
    一、教育的由來與定義/2
    二、教育的本質與社會屬性/3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4
    四、教育的形態/5
    五、教育的功能/5
    六、教育的起源/6
    七、教育的歷史發展脈絡/7
    第二節教育學及其產生與發展/11
    考情分析/11
    考點精講/12
    一、教育學的萌芽階段/12
    二、教育學的獨立形態階段/15
    三、教育學發展的多樣化階段/17
    四、教育學的理論深化階段/20
    第三節教育的基本規律/21
    考情分析/21
    考點精講/22
    一、教育與社會的發展/22
    二、教育與人的發展/27
    第四節教育目的/32
    考情分析/32
    考點精講/32
    一、教育目的概述/32
    二、教育目的的理論(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34
    三、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35
    四、我國的教育目的/36
    五、全面發展教育/37
    第五節教育制度/38
    考情分析/38
    考點精講/38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38
    二、教育制度的影響因素(學制建立的依據)/38
    三、學校教育制度的歷史發展/39
    四、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類型/40
    五、我國現代學制的沿革/41
    六、義務教育制度/42
    第六節課程/43
    考情分析/43
    考點精講/44
    一、課程及課程理論/44
    二、課程類型/47
    三、課程開發/51
    四、課程目標/52
    五、課程結構/53
    六、課程內容/54
    七、課程資源/57
    八、課程實施/59
    九、課程評價/60
    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60
    十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66
    第七節學生與教師/69
    考情分析/69
    考點精講/69
    一、學生的本質屬性/69
    二、教師的職業角色與職業素養/70
    三、教師專業發展/75
    四、《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77
    五、師生關系/80
    第八節心理學基礎知識/83
    考情分析/83
    考點精講/84
    一、心理學的產生及研究對象/84
    二、注意/84
    三、感覺/88
    四、知覺/90
    五、記憶/93
    六、思維/99
    七、想象/101
    八、情緒和情感/103
    九、意志/104
    十、人格/106
    十一、能力/111
    第九節小學教育科學研究/115
    考情分析/115
    考點精講/115
    一、教育科學研究概述/115
    二、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116
    三、常用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121
    第二章學生指導
    第一節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130
    考情分析/130
    考點精講/130
    一、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130
    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132
    第二節學生的心理發展理論與個別差異/135
    考情分析/135
    考點精講/135
    一、心理發展的理論/135
    二、學生的個別差異/141
    第三節小學生學習指導/144
    考情分析/144
    考點精講/145
    一、學習的分類/145
    二、學習理論/147
    三、學習動機/157
    四、學習興趣/166
    五、學習習慣/167
    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學習/168
    七、學習遷移/173
    八、問題解決與創造性培養/179
    九、學習策略/183
    第四節小學德育/187
    考情分析/187
    考點精講/187
    一、品德的心理結構/187
    二、品德發展的基本理論/189
    三、品德的形成與培養/191
    四、德育的目標與內容/194
    五、德育過程/195
    六、德育原則/197
    七、德育的途徑與方法/199
    第五節小學美育與勞動教育/203
    考情分析/203
    考點精講/203
    一、小學美育/203
    二、小學勞動教育/204
    第六節小學生安全教育/206
    考情分析/206
    考點精講/207
    一、小學生所需的營養/207
    二、小學生常見疾病的預防/208
    三、常見傳染病的預防/209
    四、基本急救方法/210
    五、常見意外傷害處理/210
    六、常見外傷處理/212
    七、自然災害應急措施/213
    第七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14
    考情分析/214
    考點精講/215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與標準/215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215
    三、小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216
    四、學校心理輔導/220
    第三章班級管理
    第一節班級與班級管理/226
    考情分析/226
    考點精講/226
    一、班級與班集體/226
    二、班級管理/229
    三、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232
    第二節班主任工作/234
    考情分析/234
    考點精講/234
    一、班主任概述/234
    二、班主任的基本素質/236
    三、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與方法/236
    第三節班隊活動/240
    考情分析/240
    考點精講/240
    一、班隊活動的基本類型/240
    二、班級活動/242
    三、少先隊活動/243
    第四節課外活動/245
    考情分析/245
    考點精講/245
    一、課外活動的概念及意義/245
    二、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246
    三、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246
    四、課外活動的特點/248
    五、課外活動組織管理的要求/248
    第四章教學
    第一節教學與教學過程/250
    考情分析/250
    考點精講/250
    一、教學概述/250
    二、教學過程/252
    第二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256
    考情分析/256
    考點精講/257
    一、備課——上課前的準備工作,上好課的先決條件/257
    二、上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258
    三、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258
    四、課外輔導/260
    五、學生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260
    第三節教學原則與方法/261
    考情分析/261
    考點精講/261
    一、教學原則/261
    二、教學方法/266
    三、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271
    第四節教學設計/272
    考情分析/272
    考點精講/272
    一、教學設計的原則與依據/272
    二、教學設計的主要步驟/273
    三、教學設計的呈現形式——教案/283
    第五節教學實施/284
    考情分析/284
    考點精講/284
    一、教學組織形式/284
    二、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行為/288
    三、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289
    四、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290
    五、課堂管理/292
    第六節教學評價與反思/297
    考情分析/297
    考點精講/297
    一、教學評價/297
    二、教學反思/303
    第五章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設計
    第一節語文學科教學設計考情分析/306
    一、材料來源/306
    二、考查學段/306
    三、考查課型/306
    四、考查題型/306
    第二節語文課程標準相關內容/307
    一、課程總體目標與內容/307
    二、不同學段的目標內容及教學建議/308
    第三節語文學科教學設計題型解讀及作答
    方法/314
    一、漢字構字特點分析/314
    二、文本分析/316
    三、教學目標設計/319
    四、教學重難點設計/319
    五、課堂導入設計/321
    六、教學過程設計/322
    七、課堂提問設計/328
    八、教學板書設計/329
    九、練習題設計/329
    十、習作點評/330
    第四節語文學科教學設計范例點評/332
    第六章數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設計
    第一節數學學科教學設計考情分析/336
    一、歷年考題統計/336
    二、考題設置分析/337
    第二節數學課程標準相關內容/338
    一、課程設計思路/338
    二、課程目標/341
    三、教學建議/343
    第三節數學學科教學設計題型解讀及作答方法/344
    一、第1小題解讀/344
    二、第2小題解讀/347
    三、第3小題解讀/348
    第四節數學學科教學設計范例點評/354
    第七章英語學科知識與教學設計
    第一節英語學科教學設計考情分析/358
    一、歷年考題統計/358
    二、考題設置分析/359
    第二節英語課程標準相關內容/360
    一、課程目標/360
    二、語言技能/361
    三、語言知識/361
    四、情感態度/361
    五、學習策略/361
    六、文化意識/362
    第三節英語學科教學設計題型解讀及作答方法/362
    一、英語教學技能類題目/362
    二、語言知識教學類題目/365
    三、語言技能教學類題目/367
    四、擬定教學目標類題目/369
    五、確定教學重難點類題目/372
    六、設計教學過程類題目/373
    第四節英語學科教學設計范例點評/381
    第八章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設計
    第一節音樂學科教學設計考情分析/386
    一、歷年考題統計/386
    二、考題設置分析/387
    第二節音樂課程標準相關內容/388
    一、課程總目標/388
    二、學段目標/390
    第三節音樂學科教學設計題型解讀及作答方法/390
    一、歌曲分析/390
    二、擬定教學目標/397
    三、設計教學環節/398
    第四節音樂學科教學設計范例點評/403
    第九章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設計
    第一節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設計考情
    分析/406
    一、歷年考題統計/406
    二、命題特點分析/406
    第二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相關內容/407
    一、課程總目標/407
    二、學習方面目標/407
    第三節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設計題型解讀及作答方法/409
    一、教學目標設計/409
    二、教學重難點設計/410
    三、動作要點的確定/414
    四、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設計/415
    五、導入環節設計及意圖/422
    六、技術教學環節/新授環節的步驟設計及
    意圖/424
    七、練習方法設計及意圖/432
    第四節體育與健康教學設計范例點評/435
    第十章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設計
    第一節美術學科教學設計考情分析/438
    一、歷年考題統計/438
    二、命題特點分析/439
    第二節美術課程標準相關內容/440
    一、課程總目標/440
    二、課程分目標/440
    三、課程內容/441
    第三節美術學科教學設計題型解讀及作答
    方法/446
    一、美術學科專業基礎知識類題目/446
    二、教學目標設計類題目/450
    三、教學過程設計類題目/453
    第四節美術學科教學設計范例點評/458
    第十一章簡答題與材料分析題備考攻略
    第一節簡答題備考攻略/462
    一、考情分析/462
    二、分類解讀/463
    三、考點預測/465
    第二節材料分析題備考攻略/467
    一、考情分析/467
    二、分類解讀/468
    三、考點預測/478
    (下冊)
    第一章教育基礎
    第一節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480
    第二節教育學及其產生與發展/482
    第三節教育的基本規律/484
    第四節教育目的/486
    第五節教育制度/487
    第六節課程/489
    第七節學生與教師/493
    第八節心理學基礎知識/495
    第九節小學教育科學研究/498
    第二章學生指導
    第一節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500
    第二節學生的心理發展理論與個別差異/501
    第三節小學生學習指導/502
    第四節小學德育/507
    第五節小學生安全教育/510
    第六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512
    第三章班級管理
    第一節班級與班級管理/514
    第二節班主任工作/515
    第三節班隊活動/516
    第四節課外活動/517
    第四章教學
    第一節教學與教學過程/520
    第二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522
    第三節教學原則與方法/523
    第四節教學設計/526
    第五節教學實施/527
    第六節教學評價與
    "
    "(上冊)
    第一章職業理念
    第一節教育觀/2
    考情分析/2
    考點精講/2
    一、素質教育的概念/2
    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3
    三、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6
    四、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9
    第二節學生觀/10
    考情分析/10
    考點精講/10
    一、“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10
    二、“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11
    三、“以人為本”的學生觀/12
    四、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14
    五、教育公正與學生的發展/17
    第三節教師觀/18
    考情分析/18
    考點精講/18
    一、教師職業概述/18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19
    三、教師勞動的特征/21
    四、教師專業發展/23
    第四節職業理念材料分析題的作答/28
    一、題目設置/28
    二、答題角度/29
    三、答題思路/30
    四、經典真題/30
    第二章法律法規
    第一節《憲法》中的常見考點/34
    考情分析/34
    考點精講/34
    一、國家的基本制度/34
    二、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36
    三、國家機構/38
    四、國旗、國歌、國徽、首都/43
    第二節《民法典》中的常見考點/44
    考情分析/44
    考點精講/44
    一、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44
    二、民事權利/45
    三、侵權責任/47
    第三節《教育法》中的常見考點/49
    考情分析/49
    考點精講/49
    一、總則中的常見考點/50
    二、教育基本制度/52
    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53
    四、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55
    五、受教育者/55
    六、教育與社會/56
    七、教育投入與條件保障/57
    八、法律責任/58
    第四節《義務教育法》中的常見考點/62
    考情分析/62
    考點精講/62
    一、總則中的常見考點/63
    二、學生/64
    三、學校/65
    四、教師/67
    五、教育教學/68
    六、經費保障/69
    七、法律責任/70
    第五節《教師法》中的常見考點/73
    考情分析/73
    考點精講/73
    一、總則中的常見考點/73
    二、權利和義務/74
    三、資格和任用/75
    四、培養和培訓/77
    五、考核/77
    六、待遇/78
    七、獎勵/79
    八、法律責任/79
    第六節《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常見考點/81
    考情分析/81
    考點精講/82
    一、總則中的常見考點/82
    二、家庭保護/83
    三、學校保護/86
    四、社會保護/87
    五、網絡保護/89
    六、政府保護/90
    七、司法保護/92
    八、法律責任/93
    第七節《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
    常見考點/94
    考情分析/94
    考點精講/95
    一、總則中的常見考點/95
    二、預防犯罪的教育/96
    三、對不良行為的干預/98
    四、對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100
    五、對重新犯罪的預防/102
    六、法律責任/104
    第八節《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的
    常見考點/105
    考情分析/105
    考點精講/105
    一、總則中的常見考點/105
    二、事故與責任/106
    三、事故處理程序/109
    四、事故損害的賠償/110
    五、事故責任者的處理/112
    第三章教師職業道德
    第一節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理論/114
    考情分析/114
    考點精講/114
    一、教師勞動的特殊性/114
    二、教育實踐中的罪惡/115
    三、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范疇/115
    四、教師職業道德修養/118
    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119
    考情分析/119
    考點精講/119
    一、2008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119
    二、2018年印發的《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121
    三、2018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122
    四、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處理好的幾大關系/124
    第三節教師職業道德材料分析題的作答/126
    一、題目設置/126
    二、答題角度/126
    三、答題思路/127
    四、經典真題/127
    第四章教師基本能力
    第一節信息處理能0力/130
    考情分析/130
    考點精講/130
    一、計算機基礎知識/130
    二、Word的應用/132
    三、Excel的應用/138
    四、PowerPoint的應用/141
    第二節邏輯思維能力/145
    考情分析/145
    考點精講/146
    一、概念間的關系/146
    二、詞語間常見的其他關系/147
    三、直言命題/148
    四、復言命題/149
    五、圖形推理/151
    六、數字推理/152
    第三節閱讀理解能力/154
    一、考情分析/154
    二、答題步驟/156
    三、答題技巧/157
    第四節寫作能力/163
    一、題型解讀與作答/163
    二、寫作知識精講/164
    第五章文化素養
    第一節歷史常識/174
    考情分析/174
    考點精講/174
    一、中國古代史/174
    二、中國近現代史/181
    三、世界古代史/187
    四、世界近代史/191
    五、世界現代史/193
    第二節科學常識/195
    考情分析/195
    考點精講/195
    一、中國科技成就/195
    二、外國科技成就/201
    三、基本科學常識/203
    第三節傳統文化常識/218
    考情分析/218
    考點精講/219
    一、傳統思想/219
    二、古代稱謂/219
    三、古代兒童啟蒙教育/222
    四、常用成語/222
    五、神話與民間故事傳說/225
    六、天文歷法/226
    七、傳統節日/228
    八、民風民俗/229
    第四節文學常識/231
    考情分析/231
    考點精講/231
    一、中國文學名家名篇/231
    二、外國文學名家名篇/243
    三、兒童文學代表作家及作品/246
    第五節藝術常識/248
    考情分析/248
    考點精講/249
    一、建筑/249
    二、雕塑/250
    三、繪畫/252
    四、書法/255
    五、音樂/258
    六、戲曲/262
    七、電影/263

    (下冊)
    第一章職業理念
    第一節教育觀/266
    第二節學生觀/269
    第三節教師觀/272
    第四節材料分析題/276
    第二章法律法規
    第一節《憲法》中的常見考點/280
    第二節《民法典》中的常見考點/282
    第三節《教育法》中的常見考點/284
    第四節《義務教育法》中的常見考點/286
    第五節《教師法》中的常見考點/288
    第六節《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常見考點/290
    第七節《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常見考點/292
    第八節《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的常見考點/294
    第三章教師職業道德
    第一節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理論/296
    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297
    第三節材料分析題/302
    第四章教師基本能力
    第一節信息處理能力/306
    第二節邏輯思維能力/308
    第三節閱讀理解能力/311
    第四節寫作能力/320
    第五章文化素養
    第一節歷史常識/328
    第二節科學常識/332
    第三節傳統文化常識/338
    第四節文學常識/341
    第五節藝術常識/345
    "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1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13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27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39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50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1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13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25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37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小學)50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一)1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二)14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三)26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四)38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五)51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六)1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七)13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八)24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九)36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十)49"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1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9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16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23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31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39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47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55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63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試題(小學)71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一)1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二)9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三)17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四)25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五)33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六)40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七)48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八)56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九)63
    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標準預測試卷(十)71"
     
      編輯推薦

    "《中公版·2022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是中公教育圖書研發團隊根據·歷年考題考查情況編寫,力求幫助考生把握復習要點,具備以下特色。
    特色一:講解核心考點,內容豐富功能強
    編者分析了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統考歷次考題的考試內容與考點分布規律,確定了圖書的核心內容。本書對考點講解詳盡透徹,力求不留理解和運用知識的死角。
    特色二:模塊齊全,突出備考重難點
    本書在考點分析板塊設置了核心考點、考查題型、重點程度等內容,并用★標識了重要程度,旨在幫助考生快速了解本書重點知識;在考點精講板塊對理論知識進行了總結和提煉,以簡明透徹的方式對其進行了講解;在備考點撥板塊,點明了相應考點的考查題型、考查角度、備考方向、記憶技巧等。
    特色三:雙色印刷,閱讀體驗感輕松
    內文雙色設計,層次分明,重要知識點用“下劃線”標注,讓考生能夠關注到重要內容,有效記憶。"
    "《中公版·2022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綜合素質小學》是中公教育圖書研發團隊根據·歷年考題考查情況編寫,力求幫助考生把握復習要點,具備以下特色。
    特色一:講解核心考點,內容豐富功能強
    編者分析了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統考歷次考題的考試內容與考點分布規律,確定了圖書的核心內容。本書對考點講解詳盡透徹,力求不留理解和運用知識的死角。
    特色二:模塊齊全,突出備考重難點
    本書在考點分析板塊設置了核心考點、考查題型、重點程度等內容,并用★標識了重要程度,旨在幫助考生快速了解本書重點知識;在考點精講板塊對理論知識進行了總結和提煉,以簡明透徹的方式對其進行了講解;在備考點撥板塊,點明了相應考點的考查題型、考查角度、備考方向、記憶技巧等。
    特色三:雙色印刷,閱讀體驗感輕松
    內文雙色設計,層次分明,重要知識點用“下劃線”標注,讓考生能夠關注到重要內容,有效記憶。"

    "2022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歷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卷·小學(含2022年上半年真題)本試卷是由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圖書研究團隊根據考試大綱及歷年考試真題精心研發而成。
    本試卷精選了2022年上-2017年上的10套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真題,對每套真題做了詳細解答,部分解析后面還配有考點點撥,幫助考生熟悉掌握真題結構、考點分布和相應的知識內容。
    本試卷還包括根據真題研發的10套模擬試卷,其難度、題型題量、考點分布等都與真題契合,供考生進行考生模擬訓練,檢驗學習成果。
    為了回饋廣大考生對中公教育始終如一的支持,本書特別推薦了圖書配套課程,獲取備考重點,領會答題思路,助理考生輕松備考。"
    "2022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綜合素質·歷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卷(小學)(含2022年上半年真題)本試卷是由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圖書研究團隊根據考試大綱及歷年考試真題精心研發而成。
    本試卷精選了2022年上—2017年上的10套綜合素質(小學)真題,對每套真題做了詳細解答,部分解析后面還配有考點點撥,幫助考生熟悉真題結構、考點分布和相關知識。
    本試卷還包括根據真題研發的10套模擬試卷,其難度、題型題量、考點分布等都與真題契合,供考生進行模擬訓練,檢驗學習成果。
    為了回饋廣大考生對中公教育始終如一的支持,本書特別推薦了圖書同步精講課程,獲取備考重點,領會答題思路,助力考生輕松備考。"
     
      文摘

    "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綜合素質試題(小學)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語文課上,張老師提出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通過小組討論加以解決。從教師觀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張老師注重學生發展的獨特性 B.張老師是學生成長的研究者
        C.張老師注重學生發展的主體性 D.張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在某次美育活動中,李老師要求學生分小組調查一些傳統禮儀的來源與演化,并通過自編情景劇的形式表現出來。此次活動涉及的美育內容是()。
        A.藝術美和科學美 B.社會美和科學美
        C.藝術美和社會美 D.社會美和自然美
        3.下列選項屬于正確的學生觀的是()。
       ?、賹W生是發展著的人
       ?、谌耸俏赐瓿傻拇嬖谖?br />    ?、蹖W生是自我發展的主體
       ?、軐W生的發展應當具有個性化
       ?、萁處熓菍W生發展的幫助者而不是決定者
       ?、藿處熞粩嘧晕彝晟撇拍軜淞⒄_的學生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⑤⑥
        4.張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設計了“童話故事大比拼”“故事續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學習。張老師的做法體現的教師勞動特點是()。
        A.長期性 B.示范性
        C.主體性 D.創造性
        5.社會青年孫某闖入一所農村小學尋釁滋事,擾亂學校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對于孫某應由()。
        A.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強制教育 B.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C.受害學校給予罰款 D.鄉級人民政府實施管制
        6.小學教師李某由于在校外兼職,經常曠工,嚴重影響了學校教學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學校應對李某給予()。
        A.解聘 B.警告
        C.罰款 D.訓誡
        7.梁某無正當理由不送女兒小芳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梁某()。
        A.行政處罰,責令限期改正 B.說服勸導,責令限期改正
        C.強制措施,責令限期改正 D.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8.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是()。
        A.合作機制 B.監督機制
        C.協調機制 D.考核機制
        9.六(1)班班主任李老師在課間發現學生張某有欺凌行為。李老師首先應當()。
        A.對張某進行心理輔導
        B.通知張某家長
        C.嚴肅批評張某
        D.立即制止張某
        10.某縣有關部門拖欠小學教師工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受理教師申訴的應是()。
        A.同級人民政府
        B.上一級人民政府
        C.教師所在學校
        D.同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11.未成年人丹丹的父母因外出務工,一定期限內不能完全履行對丹丹的監護職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丹丹的父母應該履行的義務不包括()。
        A.委托具有照護能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代為照護
        B.及時將委托照護情況書面告知丹丹所在學校
        C.與丹丹所在學校至少每周聯系和交流一次
        D.了解丹丹的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情況
        12.小學生宋某多次曠課、逃學,經老師多次教育仍拒不改正。對于宋某,學??梢裕ǎ?。
        A.予以處分
        B.予以訓誡
        C.開除學籍
        D.責令參加社會服務活動
        13.張老師要求家長不要讓孩子與成績差的同學交往。張老師的錯誤在于其()。
        A.忽視了學生交往的廣泛性 B.忽視了學生交往的適切性
        C.忽視了學生交往的類聚性 D.忽視了學生交往的獲得性
        14.家長向學校投訴覃老師罰遲到的小輝站在教室外面聽課。學校的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將小輝調到其他班級
        B.將覃老師換到其他班級任課
        C.制止覃老師的行為并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D.取消覃老師參評優秀教師資格計12個月
        15.于老師在課堂上被學生的一個問題難住。課后,她遍查資料,還專門請教了專家,最終詳細地回復了學生。下列選項與該案例所體現的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相符的是()。
        A.“言必信,行必果”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C.“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D.“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為師”
        16.剛參加工作的彭老師買了許多關于班主任工作的“處方”類書籍,閱讀后信心十足地開展班主任工作。但他發現這些攻略并不管用。他充滿困惑,不斷地問自己,問題出在哪呢?彭老師忽視的是()。
        A.班主任工作的技巧性 B.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
        C.班主任工作的反思性 D.班主任工作的經驗性
        17.花露水有一定的消毒殺菌作用,對蚊叮蟲咬之處有止癢消腫的功效,也能緩解皮膚起痱的不適。下列選項中,屬于花露水主要成分的是()。
        A.甲烷 B.乙烯
        C.甲苯 D.乙醇
        18.空間站是一種載人航天器,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居住。2021年4月29日,我國發射空間站核心艙進入預定軌道,全國開啟空間站建造。該空間站核心艙的名稱是()。
        A.天宮 B.天問 C.天和 D.天舟
        19.殖民主義興起后,非洲各地逐漸淪為殖民地。至20世紀初,歐洲列強在非洲占有殖民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A.法國 B.德國
        C.西班牙 D.葡萄牙
        20.小說《荒原狼》被譽為德國《尤利西斯》,主人公身上有“狼性”和“人性”的對立,看不到出路。小說反映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一般中年知識分子的孤獨、彷徨和苦悶。這部作品的作者是()。
        A.赫爾曼·黑塞 B.阿爾貝·加繆
        C.威廉·??思{ D.辛克萊·劉易斯
        21.成語“終南捷徑”,出自《新唐書·盧藏用傳》。該書記載,盧藏用想入朝做官,走了較近便的門路,最終達到了目的。盧藏用被人譏為“終南捷徑”的門路是()。
        A.隱居 B.占卜
        C.經商 D.出家
        22.《愚公移山》創作于1940年,以其宏大的氣勢、震人心魄的力度,表現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團結一心打敗日本侵略者的信念。該畫開辟了中國畫的一條創新之路。這幅畫的作者是()。
        A.劉海粟 B.徐悲鴻 C.蔣兆和 D.吳冠中
        23.《長征組歌》謳歌了中國工農紅軍歷盡艱險、英勇作戰、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詞作者是一位親歷長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軍,這位將軍是()。
        A.譚政 B.陳賡
        C.鄧華 D.蕭華
        24.許多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創作的美術作品,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下圖這座著名雕塑是老一輩革命者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真實寫照,其名稱是()。
        A.天倫之樂 B.艱苦歲月 C.暢想未來 D.音樂之魂
        25.中位數又稱中值,是一組統計數據中的代表性數值。在一次考試后,甲組11位同學的成績分別為98、100、96、94、106、102、104、112、108、120、110,則甲組此次考試成績的中位數是()。
        A.100 B.102 C.104 D.106
        26.下表為Excel學生信息表,在設置了日期格式的C3單元格誤輸入了數字“6789”并確認后,C3單元格顯示的內容是()。
        A. 2018年10月4日 B. 6789
        C.另外一個日期 D. #DIV/0!
        27.在Word中,不縮進段落的第一行,而縮進其余的行,可實現這一功能的操作是()。
        A.首行縮進 B.懸掛縮進
        C.左縮進 D.右縮進
        28.下列選項中,與“取件—寄件”的邏輯關系相同的是()。
        A.“跑步”和“健身” B.“出席”和“缺席”
        C.“投籃”和“灌籃” D.“打針”和“輸液”
        29.找規律填數字是一個很有趣的活動,特別鍛煉觀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選項中,填入數列“8、10、20、32、()、88”空缺處的數字,正確的是()。
        A. 50 B. 52
        C. 54 D. 56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我班學生小文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喜歡動這動那,隔三岔五就惹是生非……正當我為此頭疼時,數學老師告訴我,上課時小文完全被一本書給迷住了,走到跟前他都沒有察覺。聽罷,我眼前一亮——教育契機可能就潛藏其中!
        我把小文叫到跟前,微笑著問道:“你知道我為什么找你來嗎?”“知道……因為……我上課看課外書?!彼悬c兒吞吞吐吐,還沒等我開口回應,又連忙說道:“老師,這本書是我跟同學借的,我答應人家下午就要歸還,所以我要抓緊時間看……”我輕輕地摸了摸他的頭,說道:“小文,老師其實是要表揚你的?!彼宦?,滿臉疑惑,瞪大了眼睛看著我?!暗谝?,你熱愛閱讀,說明你是個好學的孩子;第二,老師走到跟前你都沒察覺,說明你有專注的品質;第三,你不但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認錯態度良好,更難得的是,你是為了按時還書才這樣做的,說明你信守承諾?!甭犕赀@些,小文臉上微微泛紅,有些不好意思:“老師,對不起,我以后一定注意,上課不看課外書?!?br />     后來,我特意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個讀書角,經常和小文一起讀書,有時還會圍繞一個問題討論交流。小文從閱讀中慢慢地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行為。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我”的教育行為。(14分)
        31.材料:
        張老師小時候非常內向寡言,后來遇到了擅長教隸書的李老師。在李老師的啟發下,她走進書法這道門,人也變得開朗起來。隸書也成為張老師最喜歡的一種書體。
        成為教師后,為了教育學生,她不斷嘗試各種書體的臨摹,并依據班上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因生習‘書’”“以‘書’育人”等系列書法練習活動。
        針對行為有些散漫的學生,她教以楷書,讓他們在楷書的法度謹嚴中一撇一捺地揣摩領悟,進而學會自我調控。
        針對身體有些孱弱的學生,她教以魏碑,讓他們先感受魏碑書體的雄強大氣,待他們產生興趣后,慢慢引導他們在魏碑的遒勁、峻挺中體悟氣勢。
        針對頑皮不守規矩的學生,她教以篆書,讓他們感受篆書的“有提無頓、有轉無折、無粗無細”,在篆書線條的書寫中學會不偏不倚,進而遵規守紀。
        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她則教以隸書,和他們分享自己兒時的經歷,并現場展示隸書的書寫,勉勵他們嘗試練習,讓他們
    "
    "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
        標準預測試卷(一)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是()。
        A.社會本位價值取向 B.個人本位價值取向
        C.政治本位價值取向 D.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2.在近代學校教育制度發展史上,首次明確把學齡兒童和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作為劃分學校教育階段的依據,在學校系統上將全部學校教育分為三段的學制是()。
        A.癸卯學制 B.壬寅學制
        C.壬戌學制 D.壬子癸丑學制
        3.“學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賴于教師的雕塑?!贝苏f法忽視了學生的()。
        A.可塑性 B.依賴性
        C.能動性 D.向師性
        4.學校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活動時間對當地的河水污染情況進行調查。這屬于課外活動中的()。
        A.學科活動 B.科技活動
        C.文藝活動 D.社會活動
        5.小王同學上初中后,身高迅速增長,爸爸甚至需仰頭才能和他說話,但小王的很多思想和行為依然孩子氣十足。這種現象反映了個體身心發展具有()。
        A.個別差異性 B.不平衡性
        C.順序性 D.階段性
        6.楊老師在教授生字詞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有缺筆少畫的現象,于是他把“小學生缺筆少畫現象的原因及對策研究”作為研究課題,擬訂相應的研究計劃,在工作中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并實施教學措施,最后根據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方案。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A.行動研究法 B.實驗法
        C.敘事研究法 D.個案研究法
        7.下列說法中,不符合兒童口腔衛生保健要求的是()。
        A.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B.知道齲齒的危害性
        C.使用大頭的保健牙刷 D.養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8.學生看書時,喜歡用熒光筆畫出優美的語句,以便下次欣賞品讀。這利用了知覺的()。
        A.理解性 B.整體性
        C.恒常性 D.選擇性
        9.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一般最有利于學習效果的動機激起水平是()。
        A.中等程度 B.較低程度
        C.較高程度 D.最高程度
        10.洋洋在識記生字時會一邊書寫,一邊大聲朗讀。洋洋使用的學習策略是()。
        A.組織策略 B.復述策略
        C.精細加工策略 D.計劃策略
        11.瀟瀟認為自己學業有成的原因是努力學習,這種歸因維度是()。
        A.內部、穩定、可控 B.外部、穩定、不可控
        C.內部、不穩定、可控 D.外部、不穩定、不可控
        12.小浩同學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沖動行為多。這種心理障礙可能是()。
        A.多動綜合征 B.學習困難綜合征
        C.兒童厭學癥 D.兒童強迫行為
        13.一位教師看到一名學生在課堂上扮鬼臉卻沒有理睬。這位教師這樣做依據的是()。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消退 D.懲罰
        14.張老師要求學生在一個星期內讀完《城南舊事》,列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三件事,并說明理由。這一課程目標屬于()。
        A.普遍性目標 B.行為性目標
        C.生成性目標 D.表現性目標
        15.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是()。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教學目標 D.教育目的
        16.五年級(1)班的科學老師在講完“黃豆的內部組織”這一章節內容后,指導學生進行行黃豆栽培,并做好栽培記錄。這種教學方法屬于()。
        A.演示法 B.實驗法
        C.實習作業法 D.討論法
        17.《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注重圍繞衛生、勞動習慣養成,讓學生做好個人清潔衛生,主動分擔家務,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到勞動光榮?!边@一內容要求針對的學段是()。
        A.小學低年級 B.小學中高年級
        C.初中 D.普通高中
        18.夸美紐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進行教學;那就是說,應該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放在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边@啟發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運用()。
        A.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直觀性原則 D.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原則
        19.某數學測驗能夠較為準確地測量出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和水平。這說明這個數學測驗具有較好的()。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20.趙老師想要嘗試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只為學生指定參考書目,讓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和內容,進行研究和學習,學生遇到問題時再請教教師。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屬于()。
        A.個別教學 B.特朗普制
        C.設計教學法 D.道爾頓制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簡述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
        22.簡述班主任應具備的能力素質。
        23.簡述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24.材料:
        我是一名剛入職的老師,是一年級(3)班的班主任。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總是坐不??;他們上課時特別喜歡回答問題,但總是不舉手就隨便插話,不報告就隨意走動。作為一名新老師,剛開始我總是批評他們,后來我找到了好方法——獎勵卡。做好課前準備,上課鈴響就坐端正,課堂上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就發紀律卡;上課認真聽講、聽其他學生發言的學生就發傾聽卡;書寫整齊規范、作業干凈整潔的學生就發書寫卡;在體育課上積極主動的學生就發體育卡;在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的學生就發樂于助人卡……當然,卡片上的圖片也是要考慮的因素,比如一年級學生也想像哥哥姐姐們一樣戴紅領巾,那么學生戴紅領巾敬禮的卡片就要多準備一些。逐漸地,我發現學生們已經適應了小學生活,慢慢培養起了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問題:
       ?。?)評析材料中教師的教學行為。(12分)
       ?。?)結合材料談談教師在教學中應如何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8分)
        25.材料:
        楊老師認為和諧的師生關系很重要。他在開學第一堂課上就表示希望跟同學們成為朋友,下面有幾個同學在竊竊私語,他也認為是課堂氣氛活躍的表現。之后的教學中,楊老師的課堂經常有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發生,他有時甚至不得不中斷教學來維持秩序。
        王老師認為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她在開學第一節課就跟學生申明課堂要遵守的紀律,之后也按照全班共同制定的班級管理規則來要求學生。她的課上很少有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但是課堂氣氛越來越壓抑,有的學生明明遇到問題卻不敢提問。
        問題:
       ?。?)對兩位老師在維護課堂紀律方面不同的做法進行評析。(8分)
       ?。?)試述教師應如何維持課堂紀律。(12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6小題,任選1小題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題計分,40分??忌砂凑账鶎W專業方向,選擇作答。26為中文與社會,27為數學與科學,28為英語,29為音樂,30為體育,31為美術)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未涂或多涂均無分。
       ?。▊渥ⅲ阂?、體、美專業的考生請從29、30、31題中,任選1小題作答。)
        26.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簡要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10分)
       ?。?)如指導小學中年段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10分)
       ?。?)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環節并說明設計意圖。(20分)
        27.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簡述《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關于“運算律”教學的基本要求,并陳述其中關于加法的運算律。(4分)
       ?。?)如指導小學中年段學生學習上述內容,試擬定教學目標。(9分)
       ?。?)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重點、難點,設計新授環節的教學活動,并簡要說明理由。(27分)
        28.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簡述兩種常見的英語閱讀策略。(4分)
       ?。?)如指導小學生學習文本,試擬定教學目標。(9分)
       ?。?)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讀后寫”的語言操練環節,并說明理由。(27分)
        29.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簡要分析歌曲的特點。(4分)
       ?。?)如指導高年段小學生學唱本歌曲,試擬定教學目標。(9分)
       ?。?)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結合歌曲設計“學唱第1樂句”教學環節并說明理由。(27分)
        30.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原地雙手胸前投籃
        動作方法:雙手持球于胸前,兩腳左右開立,兩膝微曲,右腳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籃時,兩眼瞄準籃圈,兩臂隨著腿的蹬伸用力及身體的伸展,由胸前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兩手均勻用力,全身動作協調一致,將球投出。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簡要說明“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的動作要點。(4分)
       ?。?)如果指導中年段的學生練習,試擬定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9分)
       ?。?)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本課內容的教學環節并說明理由。(27分)
        31.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闡述繪畫中常見的構圖形式。(10分)
       ?。?)如指導高年段小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環節并說明理由。(10分)
       ?。?)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新授環節的教學活動并說明理由。(10分)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
        標準預測試卷(二)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
    "
    "    第一章 教育基礎
        考綱要求考試大綱要求考生具備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論、學生發展、教師發展等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本章內容本章從教育的由來與定義出發,介紹了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教育學及其產生與發展、教育的基本規律、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課程、學生與教師、心理學基礎知識、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等九節內容。
        第一節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
        考情分析
        本節知識 核心考點 考查題型 重要程度
        教育的由來與定義 “教育”一詞的由來 單選 ★
         廣義的教育、狹義的教育
        教育的本質與社會屬性 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單選 ★
         教育的社會屬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 單選 ★
        教育的形態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 單選 ★
        教育的功能 個體功能與社會功能 單選 ★
         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
         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
        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說、心理起源說、勞動起源說 單選 ★★
        教育的歷史發展脈絡 原始社會的教育 單選、簡答 ★
         古代社會教育的特征與發展 單選、簡答 ★★
         近代社會教育的特征 簡答 ★
         20世紀以后教育的發展趨勢 單選 ★★
        考點精講
        一、教育的由來與定義
       ?。ㄒ唬敖逃币辉~的由來
        在我國,一般認為“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里的“教育”取“教”和“育”共同具有的詞義,即培養。
       ?。ǘ┙逃亩x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廣義的教育可能是無組織的、零碎的,也可能是有組織的、系統的。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的方向變化發展的活動。
        “教育的由來與定義”可能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
        備考時應掌握在我國“教育”一詞最早的出處,并能區分廣義的教育和狹義的教育。
        二、教育的本質與社會屬性
       ?。ㄒ唬┙逃谋举|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于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質,即教育的質的規定性。理解教育的本質,要抓住以下幾個關鍵點。
        第一,“社會活動”。這體現了教育的社會性。一方面,教育是人類特有的活動,動物界是沒有教育的。動物的學習、動物之間的哺育不是教育。例如,幼猴學跳躍、母雞帶小雞。另一方面,人的先天本能不是教育。例如,新生兒吮吸母乳、膝跳反射。
        第二,“培養人”?!芭囵B人”強調使人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機械的灌輸、錯誤觀念的影響不是教育。例如,爸爸訓練孩子如何以牙還牙報復欺侮者。
        第三,“有目的”。教育區別于無目的、無意識的活動,以影響和發展人的身心為直接目標。但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活動不都是教育,那些無目的的偶然影響不是教育。例如,孩子偶然把手伸到火苗上被灼傷,由此獲得了火是熱的、火能灼傷人等有關火的知識。
        “教育的本質”考查題型一般為單選題:①直接考查教育的本質、人類教育與動物“教育”活動的本質區別;②考查教育的直接目標,即影響和發展人的身心。
        備考時要準確識記教育的本質,并結合正文中的例子理解“社會活動”“培養人”“有目的”三個關鍵點。
       ?。ǘ┙逃纳鐣傩?br />     1.永恒性
        教育與人類社會共始終,只要人類社會存在,教育就存在。
        2.歷史性
        歷史性集中體現在時代性和階級性兩方面。
        時代性主要是指教育的發展受不同時代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從而使不同時代的教育有不同的特點;而同一時代的教育,又有其共同的特點。
        階級性主要是指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哪一個階級的接班人,即教育為誰服務的問題。教育的階級性是由一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階級決定的,集中體現為教育的社會性質。
        3.相對獨立性
        教育的運行規律受制于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人的發展規律,但教育也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表現出一定的相對獨立性。教育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歷史繼承性是指每個時代的教育都與以往的教育有傳承與接續的關系。一定社會形態下的教育的思想、制度、目標、內容、方法和手段等都是在繼承與超越前一社會形態下的教育的基礎上產生的。
       ?。?)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等的發展不平衡
        教育的發展反映和受制于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但其發展變化與社會發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可能會“超前”或“落后”于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子系統的發展水平。
        “教育的社會屬性”可能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即給出含義或實例,要求辨別其體現了教育的哪一社會屬性。例如,“教育與人類社會共始終”體現了教育的哪一社會屬性。答案:永恒性。
        備考時應理解并區分教育的各個社會屬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般來說,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在教育活動中承擔教的責任,對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的人,包括教育管理人員、教師、家長等一切對他人的知識技能、思想道德等產生影響的人。其中,學校教師是教育者的主體,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
        2.受教育者(學習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種教育活動中以學為主要職責的活動主體,包括在各種形式的教育中接受教育影響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
        3.教育影響(教育中介系統)
        教育影響是指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從內容上說,教育影響主要體現為課程、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等;從形式上說,教育影響主要體現為教學方法、教育組織形式等。教育影響是聯結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中介和橋梁。
        “教育的基本要素”可能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
        備考時應明確教育三要素的內容及各自的地位與作用。例如,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育者”;教育的對象和學習的主體是“受教育者”。
        四、教育的形態
        從教育系統賴以運行的場所或空間標準,教育形態可劃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三種形態。這三種形態的教育相互配合被稱為“三結合”教育或教育合力。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實施一定教育影響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生活性、先導性、感染性、權威性、針對性、終身性等特點。
        2.社會教育
        廣義的社會教育是指社會生活中一切對個人身心發展產生影響的教育活動。狹義的社會教育是指學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設施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進行的各種教育活動。社會教育具有自愿性和自主性,伸縮性和靈活性,持久性和鞏固性等特點。
        3.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的教育活動,即上文中的“狹義的教育”。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目的性、計劃性、系統性、組織性和可控性,教育的專門性,教育時空的集中性和效率性等特點。
        經典真題
       ?。?016上·單選)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A.生活性 B.計劃性 C.組織性 D.系統性
        【答案】A
        “教育的形態”考查頻次較低,考查題型一般為單選題。這一知識點??疾槿N教育形態的特點,如先導性對應家庭教育,系統性對應學校教育。
        五、教育的功能
        表1-1-1教育的功能
        分類依據 類型 含義
        作用對象 個體功能
       ?。ū倔w功能) 指教育對個體的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和作用,表現為教育促進個體社會化、教育促進個體個性化、教育的個體謀生和享用功能等
         社會功能
       ?。ㄅ缮δ埽?指教育對社會的穩定、運行和發展的影響和作用,是教育的個體功能在社會結構中的衍生,表現為教育能推動社會發展變遷和促進社會流動等
        作用性質 正向功能 指教育有助于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積極影響和作用
         負向功能 指教育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
        呈現形式 顯性功能 指教育活動依照教育目的,在實際運行中出現的與之相吻合的結果
         隱性功能 指伴隨顯性功能出現的非預期且具有較大隱蔽性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可能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如判斷給定情境體現的教育功能。例如,“教育復制了現有的社會關系,再現了社會的不平等”體現哪種教育功能。答案:隱性功能。
        備考時應理解教育各個功能的含義,能辨別例子體現的是教育的哪種功能。
        六、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問題的代表學說主要有神話起源說、生物起源說、心理起源說、勞動起源說等。
        1.神話起源說
        主要觀點: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創造的。
        代表人物:宗教人士。
        評價:神話起源說是關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觀點,但缺乏科學依據。
        2.生物起源說
        主要觀點:教育起源于動物界中各種動物的生存本能活動。
        代表人物:法國的利托爾諾、英國的沛西·能等。
        評價: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學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標志著在教育起源問題上開始從神話解釋轉向科學解釋。但該觀點的根本錯誤在于沒有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
        3.心理起源說
        主要觀點: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
        代表人物:美國的孟祿等。
        評價:心理起源說較生物起源說的合理之處在于,把教育限定在人類的社會活動范圍之內。但心理起源說和生物起源說的共同缺陷是都從根本上抹殺了教育的有意識性,否認了教育的社會屬性。
        4.勞動起源說
        主要觀點:教育起源于勞動,起源于生產勞動過程中經驗的傳遞的需要。
        代表人物:蘇聯的米丁斯基、凱洛夫等。
        評價:勞動起源說是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為我們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質的一把“金鑰匙”。
        經典真題
       ?。?016下·單選)英國教育家沛西·能認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獲得的表現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這一觀點屬于()。
        A.神話起源說 B.生物起源說
        C.心理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答案】B
        “教育的起源”是??伎键c,一般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學說—觀點—人物”的對應。我們將??紝W說總結為口訣,幫助大家記憶
    "
    "    第一章 職業理念
        考綱要求考試大綱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的基本內容,能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評判教育現象、了解如何正確對待學生、促進教師自身發展。
        本章內容本章設置了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職業理念材料分析題的作答四節內容。教育觀一節從教育觀的概念出發,依次闡述了素質教育的概念、基本要求、實施途徑和方法、與應試教育的區別等;學生觀一節從學生觀的概念出發,依次闡述了“人的全面發展”和“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教育公正與學生的發展等;教師觀一節從教師觀的概念出發,依次闡述了教師職業、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教師勞動的特征、教師專業發展等;職業理念材料分析題的作答一節講解了從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角度評析教師的教育行為的方法。
        第一節教育觀
        考情分析
        本節知識 核心考點 ??碱}型 重要程度
        素質教育的概念 素質教育的內涵與外延 單選 ★★
        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要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的 單選、材料分析 ★★★
         要面向全體學生
         要促進學生全面地、生動活潑地、可持續地發展
         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要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學觀 單選、材料分析 ★★★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習方式 單選 ★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評價觀 單選 ★★
        考點精講
        教育觀是指人們對教育這一事物及教育與其他事物關系的看法。具體地說,教育觀就是人們對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屬性和相互關系的看法,對教育與其他事物相互關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對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的看法。
        下面主要講解現代教育觀中的素質教育觀。
        一、素質教育的概念
        1.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的,重點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和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2.素質教育的外延
        素質教育是連貫的、全方位的、全過程的教育活動。素質教育是終身的,它不是對特定階段、特定學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對各級各類學校提出的要求。素質教育應當貫穿于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應當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
        經典真題
       ?。?018上·單選)下列關于素質教育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素質教育包括社會實踐 B.素質教育不包括家庭教育
        C.素質教育就是學校教育 D.素質教育不包括社會教育
        【答案】A
        “素質教育的概念”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一般直接考查考生對素質教育內涵與外延的理解,如素質教育涵蓋的教育階段以及包括的教育形式等,錯誤選項通常窄化素質教育的外延。
        備考時應明確,素質教育是終身的,不只限于基礎教育;素質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
        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1.素質教育要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的
        國民素質是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更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所在。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提高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也就是要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審美素質和勞動素質等。
        2.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
        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應得到發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的發展,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展。這是素質教育不同于應試教育的選拔性、淘汰性的地方。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每個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均等的教育資源,為每個人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教育的公平發展。
        反例:教師只關注一小部分學生,如成績好、家境好或者自己喜歡的學生;班主任按成績排座位;學校設重點班。
        3.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全面地、生動活潑地、可持續地發展
        從發展的特征看,素質教育具有全面性、主體性和可持續性。
       ?。?)全面性
        實施素質教育,要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等有機地統一起來。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全面發展不是平均發展,全面發展應該建立在學生的個性與特長、興趣與愛好等方面的充分發展之上。
       ?。?)主體性
        素質教育把學生視為教育主體,強調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以區別于應試教育中學生死記硬背、灌輸式的被動發展。
       ?。?)可持續性
        素質教育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全面的素質發展,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動力,促使學生后續可持續的發展。
        反例: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教師占用音、體、美等課程的時間來進行其他科目的教學;教師將學生看作容器,灌輸知識。
        4.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理想追求不同,具有差異性。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使他們在基本方面達到統一標準,實現共同發展。在此基礎上,素質教育也重視學生的差異性,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做到因材施教。
        反例:教師忽視學生的獨特之處,用同一方法教育所有學生;教師用統一標準來衡量所有學生,檢驗其是否合格。
        5.素質教育要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對知識經濟向人才培養提出挑戰的回應。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
        為了應對社會上出現的道德困境和危機,素質教育開始強調德育為先,提出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共同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
        反例:教師用標準答案衡量學生創作的作品;教師打壓學生新穎的想法,扼殺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只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不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教師只注重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不注重學生的品德養成。
        在實踐中,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可能存在一些誤區。具體如表1-1-1所示。
        表1-1-1對素質教育的認識誤區及正確觀點
         (續表)
        認識誤區 正確觀點
        認識誤區 正確觀點
        對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誤解:
        素質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素質教育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意味著素質教育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與其潛能相一致的發展
        對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誤解:
        素質教育就是要學生什么都學、什么都學好 素質教育強調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又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因此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長,鼓勵學生在某一方面形成優勢,學有所長
        對素質教育形式的誤解:
        素質教育就是多開展課外活動,多上文體課 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學,主陣地是課堂
        對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和主動發展的誤解:
        素質教育就是不要學生刻苦學習,“減負”就是不給或少給學生留課后作業 學生真正的負擔是他們不情愿完成的學習任務。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刻苦學習,真正體會到努力與成功的關系,形成日后所需的克服困難的勇氣、信心和毅力
        將素質教育與考試對立:
        素質教育就是不要考試,特別是不要百分制考試 考試作為評價的手段,是衡量學生發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勵學生發展的手段之一,不應廢止考試,而應改革考試制度
        將素質教育與升學率對立:
        素質教育會降低升學率 素質教育強調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強調科學地學習,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有助于提高升學率
        經典真題
        1.(2021上·單選)曉軍向老師報告:“安安偷看我的試卷?!崩蠋熣f:“安安怎么會偷看你的試卷,她的成績比你好?!睍攒娂t著眼睛坐在座位上,無心考試了。該老師的做法表明他沒有做到公正待生。做出此評判的依據是()。
        A.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B.因材施教是現代學生觀的基本要求
        C.教學相長是和諧的師生關系的特征 D.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2.(2020下·單選)于老師認為,小學與其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浪費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利用那些課時多上些語文課和數學課。于老師的看法()。
        A.忽視了學生全面發展 B.忽視了學生個性發展
        C.忽視了學生均衡發展 D.忽視了學生主動發展
        3.(2017下·單選)對圖1-1-1中教師行為的評價,正確的是()。
        A.注重教育公平
        B.注重有教無類
        C.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
        D.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答案】1.D2.A3.D
        “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高頻考點,考查題型一般為單選題、材料分析題。
        單選題:①要求判斷情境中教師的做法是否正確,以及遵循或違背了素質教育哪項要求。例如,判斷“教師要求學生在小升初這一年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課外活動上”的做法是否合理并分析原因。②要求判斷情境中教師對素質教育的理解是否正確。例如,判斷“教師認為只有課外活動才屬于素質教育,課堂教學不屬于素質教育”的看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材料分析題:要求結合教育情境,從教育觀的角度評析材料中教師的行為。此時往往需要結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來分析材料中教師的行為。
        考生可通過“提素個性創兩全”的口訣來記憶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疤崴亍奔础疤岣邍袼刭|”;“個性”即“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創”即“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兩全”即“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地、生動活潑地、可持續地發展”。
        另外,考生需要明確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并不矛盾,全面發展以承認學生差異和個性發展為基礎;人的全面發展不等于各方面平均發展,而是指人的各方面素質的和諧發展。
        三、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ㄒ唬﹪艺叩谋U?br />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一項事關全局、影響深遠、涉及
    "

    100.0%好評度
    • 好評100.0%
    • 中評00.0%
    • 差評00.0%
    我購買過這本書我要評價

    暫無評語

    顯示 0 - 0 之 0 (共計 0 頁)
    銷量排行榜

    ?
    • 咨詢熱線
    • 400-6509-705
    • 郵箱:book@offcn.com

    放假通知

    國慶期間
    10.1-8號顧客自助下單,順序發貨,客服暫不咨詢。

    又大又粗又硬好多水好爽视频

  • <acronym id="iytop"><label id="iytop"></label></acronym>

    <tr id="iytop"><label id="iytop"><menu id="iytop"></menu></label></tr>
  • <object id="iytop"><strong id="iytop"><xmp id="iytop"></xmp></strong></object>

  • <tr id="iytop"></tr>